【国际家庭日】 | 家庭就是最好的学校
2022年5月15日是第29个
“国际家庭日”
最好的教育来自家庭教育
而家庭教育离不开父母的陪伴
可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
父母的家庭教育观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
董卿在《朗读者》中说:
“陪伴是一种力量,在这个世界上,失去了陪伴,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。”
很多父母会在家长会上发现,
学校会有很多学业优秀、心理健康、自信独立的孩子。
他们的父母都做了一件事情——高质量的家庭教育。
家庭教育到底怎么去做?
相信有不少家长都有同样的疑惑
01
教育,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
成长,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
也不光是学校老师们的指导
孩子的教育,父母一定不能缺席
记得再忙也要陪伴孩子
只要陪伴在孩子身边就好了吗?不是的。
很多家长把陪伴理解为陪读、陪学
这样的陪伴只会让家长孩子都身心俱疲
没有效果。
怎样理解陪伴的方式呢?
陪伴应该是父母陪着孩子慢慢长大,孩子陪着父母慢慢变老。
一路陪伴,收获和记录成长中的点点滴滴
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,也是父母的一场修行。
因为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也在成长、成熟,在不断进步。
02
打小孩,你就输了!
在很多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里,一直存在一个观念:三天不打,上房揭瓦。
以为打是有效的教育方式,能让孩子知错改错。
但结果并非如此。
比如有孩子磨蹭不走,要零食,打了千百回,孩子依旧照样。
孩子挨打,不一定就会想着改错
他首先是觉得孤独和害怕,然后认为父母不爱自己。这对孩子来说不是教育,是伤害。
03
对于父母来说
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
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:“对家长来说,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。”
父母如何看待这个世界,孩子就会如何认识这个世界,父母的世界观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。
因为教育的本质,不是说教,不是要求,不是改变,而是影响。
04
家里就是最好的学校!
《正面管教》一书中说到:
要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
我们需要先赢得孩子的心
高质量的亲子关系
都藏着这3个秘诀
秘诀一 / 做倾听的父母
倾听,就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第一道屏障。
父母不会听,孩子自然不会说。
善于沟通的父母,听孩子说话的诀窍在于
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听、让孩子体会到你理解他、让孩子意识到事情还有解决的办法,以及怎么去正确地做这件事情。
秘诀二/ 做关心的父母
孩子的世界很小,父母眼里“鸡毛蒜皮”的小事,其实,就已经是他们的整个世界。
孩子不断长大,父母慢慢变老。
其实,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很多事可以沟通。
从学校趣事,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父母都可以真正参与到孩子的人生中。把孩子的“小事”当成“大事”,才能真正架起亲子关系的桥梁。
秘诀三/ 做夸赞的父母
夸孩子的努力、毅力、细节、创意、勇气。
只有父母善于鼓励和表扬,孩子才愿意袒露心声。
想要培养自信、阳光的孩子,父母不仅要多夸,还要会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