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部版权

© 2018 重庆校贝贝服饰有限公司 页面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08679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重庆

看“宝藏女孩”谷爱凌的家庭教育,学会做成长型思维的父母。

【摘要】:

 

2022北京冬奥比赛,大家都看比赛了吗?

 

 

最近,谷爱凌拿下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,在全网刷屏!

 

 

谷爱凌的最后一跳,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1620度,这是她在冬奥会上,第一次完成的超高难度动作,是这个项目天花板级别的存在。

 

凭借这一跳,她为中国赢得了首枚女子雪上运动的金牌。

 

 

网友评价:谷爱凌好像会飞!

 

 

这对谷爱凌来说是一次完美的比赛,而对我们普通观众来说,她也向我们输出了一个新版的完美小孩的范本。

 

这真是一个超级版“别人家的小孩”。

 

随着热度不断攀升,她的超强履历也被曝光。

 

9岁,成为了美国少年组滑雪冠军。

 

14岁就获得了50多枚金牌,其中包括9个全美冠军。  

 

为国争光 毅然加入中国国籍

 

年纪轻轻就成为了“奖牌收割机”的谷爱凌,自然也引起了美国国家队的注意。

 

美国国家队向谷爱凌抛出橄榄枝,但当时还是美国国籍的她,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的意想不到的决定。

 

2019年6月6日,谷爱凌在个人微博发布“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报到”,正式宣布自己加入中国国籍。

 

 

同月,谷爱凌在国际雪联(FIS)官网上的注册国籍也从美国变更为中国。

 

消息公布后,谷爱凌收到了许多美国网友的谩骂

 

2021年《时代》周刊采访时,谷爱凌透露自己从代表美国队转换到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后,网络骂战逐渐升级,甚至升级到死亡威胁。

 

 

谷爱凌回忆道:“我收到了海量私信。当我处于如此敏感的人生阶段时,却遍读数以千计的猜测和仇恨的言论,那是很难受的。”

 

 

也有中国网友问她为什么选择加入中国队。

 

她的回复是:希望帮助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推广冬季体育项目。

 

让更多中国女孩爱上滑雪,进而促进其对生活的热爱。

 

 

从此以后,谷爱凌就代表中国而战。

 

接下来的两年里,她总共代表中国拿下12枚金牌

 

 

面对美国的阻挠和压力,谷爱凌能毅然决然做出这样的决定,离不开母亲对她的耳濡目染。

 

谷妈妈在对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上,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探究、学习和反思的地方。

 

01

言传不如身教,做孩子的榜样

 

谷爱凌2岁以后,每年暑假都会跟着谷妈妈回国一段时间,谷妈妈清楚中式教育的优势,有意识地做了中西合璧优势互补,

 

尊重谷爱凌的爱好,对谷爱凌的教育,“第一是多睡觉,第二是学习,第三是玩。”

 

她告诉女儿,“要想所有人都尊敬你,就不能只是一个只会滑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,没有学识的运动员。”

 

作为妈妈,她运动技能高,学习能力强,认知水平广,关键是情绪平稳,极其有毅力恒心。

 

 

看了纪录片,谷妈妈从来不急不躁,面对女儿的各种突发状况,她都从容应对,有指导有建议有尊重,真的是我们所有妈妈的学习榜样。

 

谷爱凌从3岁到13岁时,每到周五谷妈妈总会准时来到学校接爱凌放学,带她前往300公里外、来回8小时路程的滑雪场训练。

 

这其中的坚持和不易可想而知,按照多数父母的想法,每周8小时开车送女儿滑雪,付出了这么多,不取得一个好成绩对得起父母吗?

 

但是谷妈妈说,“我很喜欢滑雪,你滑得比我还好,陪我玩,我很开心。”

 

“你长大不用感谢我,你不欠我的,是我应该谢谢你。”

 

所以啊,想要孩子优秀,我们还是要先优秀自己啊。

 

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首先我们要去先成为那样的人。

02

 

做一个会鼓励和夸赞的父母

 

有记者采访谷妈妈,到底是如何培养的谷爱凌的?谷妈妈说,要少表扬孩子的聪明,多表扬孩子的努力。

 

这看似并不深奥的育儿道理,对于我们很多父母来说也并不新奇,可是,现实生活中,我们又常常落入俗套,将“你真棒”“你真聪明”挂在嘴边。

 

但其实这种鼓励和夸奖,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本性聪颖,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看重聪明,而轻视自身的努力。

 

所以说,鼓励和夸赞其实是一门艺术,胡乱夸奖反而会适得其反。

 

家长要多多地夸赞孩子的努力,鼓励孩子勇敢去克服困难,而不是夸赞孩子的天赋以及聪明。

 

 

就像谷燕鼓励女儿说,“不要因为一次的挫折,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。”

 

“这是你的比赛,那就好好享受它。”

 

我们何不能在日复一日的学习、考试屡败屡战的经历中也这样告诉自己:

 

“这是我的学习,那就好好享受它。”

 

 

 

03

所有你羡慕的生活背后,

都有你熬不了的苦。

 

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,谷爱凌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,源自她有坚定不移的努力。

 

著名主持人马东曾采访过一次谷爱凌,其中一段对话令我印象深刻。

 

马东问谷爱凌:“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滑雪特别有天赋?”

 

她毫不犹豫地回答:

 

“自己的滑雪天赋在0.1%以下。”

 

 

运气也好,天赋也罢,都只是锦上添花。

 

真正的成功,靠的是不断吃苦,持续锤炼。

 

因为身高不占优势,训练起来要比别人更费劲。

 

她只能拼命去练,才能在比赛时让自己的动作看上去很轻盈。

 

一切能利用的时间,她都丝毫不浪费。

 

从早上9点训练到晚上9点,她一刻也不忍停歇,就连吃饭都是在滑雪场缆车上。

 

受伤更是家常便饭,断韧带、断锁骨、断胳膊……

 

有一次,13岁的谷爱凌参加全美滑雪公开赛。

 

这是她第一次踏上专业赛道,或许出于紧张,比赛前夕她突然病了,咳嗽不止,呼吸困难。

 

 

当时,她的状态并不理想,妈妈担心她的身体,想劝阻她继续参赛。

 

她却硬是咬着牙站上比赛场地,拼了个第二名。

 

滑雪如此,学习亦是如此。

 

由于从小在国外长大,她的数学成绩只能依靠不停参加补习班提升。

 

刚来北京时,有些绕口的汉语她根本听不懂,只能不断向同学求助。

 

为了不影响文化课,训练时无论多晚回来,每天的作业,她都雷打不动地完成。

 

即便是比赛赢得金牌,颁完奖她也不忘回家写作业。

 

 

所以每当有人夸她“天赋选手”时,她都会笑着回:

“天赋只占0.1%,不然我的努力就被辜负了。”

 

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,只有不为人知的汗水。

 
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

 

你看到的是别人台上耀眼的一瞬间,看不见的却是人家一次次跌倒又爬起,一次次推翻又重来的苦熬。

 

所有光鲜亮丽的生活,背后都是默默努力和积累的结果。

 

 

 

04

摒弃性别刻板印象

 

纵使是在我们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,大众的性别刻板印象,仍然是广泛存在着。

 

说到兴趣爱好,女孩通常就是琴棋书画,能歌善舞,甚至是被教导要会做饭会收拾家务。

 

身边少数不多的女孩父母,即便是给女儿报了篮球、足球兴趣班,抱持的心态也只是锻炼一下身体,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会不会三分钟热度,并不会对其抱有其他期待。

 

但其实,这种潜意识中的性别刻板印象,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女孩的认知和对自我的期待。

 

但是谷妈妈却并没有如此,她身体力行影响着和引导着女儿,参加到各种体育类活动中。这份强有力的无声支持,是成就谷爱凌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的基石。

 

 

其实,谷爱凌开始自由式滑雪时,作为队里唯一的一名女孩,对她来说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艰苦的文化冲击和分歧。

 

因为整个文化和观念里面,体育竞技,尤其像自由式滑雪这样的极限运动,是属于男性的运动。

 

她曾在12岁时的演讲中,说过这样一段话:

 

“那时候我在队里是唯一的女孩,一开始我被人冷落,这个过程经过了整整三年。在外面的社会当中,男人比女人更容易进入体育行业,

 

女生的性别使她们无缘很多体育机会。参加比赛时,我也很难不发现,男生女生获奖选手的奖金差距。女子组冠军通常600美金,男子组冠军则会得到12000美金。”

 

但其实,无论是谷爱凌,还是中国女足,都印证了,体育运动不是男性的专属。

 

 

05

引导孩子做时间的主人

 

谷爱凌爱好很多,跑步、篮球、冲浪、骑马、射箭、攀岩、爬树、芭蕾、戏剧、钢琴、滑雪···

 

 

爱好如此广泛每天还能睡10个小时的觉,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?这就需要强大的专注能力。

 

谷爱凌认为无论做什么都集中精力,专心做一件事,在学校学习好、在家休息好、在雪场训练好,做什么都用百分百的精力去做,这样每个都能做到最好。

 

所以,要想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获得更高的成绩和成就,就要引导孩子做时间的主人,不虚度每一天。

 

谷爱凌的成功我们不可复制,但是谷妈妈的家庭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借以学习和借鉴。

 

但愿我们都能成长为一个强大的、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