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校服上网课,仪式感到底重不重要
【摘要】:
导语:老话常说“没规矩不成方圆”。如果人人都想怎么舒服怎么来社会就乱套了,秩序需要规则来维护,生活不仅需要仪式感,还需要“较真”。受疫情影响,不少学校都延迟开学了。学生不可能一直在家玩,现在都有电脑,网课成为目前最合适的选择。可部分学校规定学生上网课一定要穿校服,老师必须着正装上课,这到底是仪式感还是形式主义呢?
一中学教导主任表示,穿校服能让学生上课提高专注度,同时增强荣誉感。而且根据现阶段的结果显示,这样上网课的实施效果比预期要好的多。至于网络上说的“形式主义”,主任表示他不这么认为。

消息一出,大家也是各执一词。一部分网友认为:学得进去的,穿着睡衣也能学,学不进去的,穿上校服也白搭,所以重点根本就不在于穿什么衣服,强制要求穿校服和正装难免有些“形式主义”,对学习起不到什么本质意义上的大作用
但是另外一部分不赞成的网友表示老师穿正装学生穿校服,更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上课氛围,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。网友"凝儿 246 "认为,"穿着校服更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"。网友"紫苏决明子当归"说道,"读书本来就是一件需要专注努力的事。穿校服增加仪式感,是给学生心理一个提示,‘我要上课了’。不然在家里穿着睡衣,还总感觉自己在被窝里无所事事"。
回头想想,穿校服上网课,还真不能完全说是形式主义,其实,这是就是必要的“仪式感”

校贝贝小编认为,其实 仪式感≠形式主义
仪式感,并不是许多人印象中的形式主义,也不是鼓励人们去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。
没有仪式感的生活,不一定糟糕,但是有仪式感的生活,一定会更加充满乐趣。
培养孩子的仪式感,可以让他更加热爱生活。
那么那些做法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仪式感自己生活的参与感呢?

比如平时:出门的时候,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;晚上睡觉前道一声晚安;每天留出一点时间陪孩子玩;每个月带孩子去亲近自然……
在孩子幼儿园毕业,小学毕业的时候,这个时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生只有一次,弥足珍贵。在他们毕业的时候给他们穿上学士服,带上学士帽,准备好毕业小礼品去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,虽然毕业典礼只是两三个小时,但满满的仪式感却能给她满满回忆。

过年过节的时候:给孩子普及一些节日的知识,通过带着孩子一起包饺子、做粽子等,让他们对节日、对生活有更多更美的期盼。这样就足以让孩子体会到某个时刻的不一样,你们就称之为仪式感,有仪式感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充满信心与包容,对别人也会更加的有爱与宽容。
就像石家庄一中学要求学生在家上网课的作息时间和在校时相同,同时要求学生着校服上课,老师穿正装教学。这也是仪式感的体现,着校服上课会让学生自我约束,从潜意识里认识到在家跟在学校上课是一样的,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本能,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。

说到底,仪式感,就是用认真的态度,去对待生活中看似枯燥无味的事情。
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,让孩子从中收获快乐,并且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,才是仪式感给孩子所带来的最重要的意义!
上一篇:
轻声教育,才能培养出色耐心的孩子。